分卷阅读82

去?如若有东窗事发之日,不仅萧玉山难抵天下悠悠众口,储栖云更是有殒命之灾。
  萧玉山面色一沉,随即唤王公公进来,冷声道:“这便是你办的好差事?”
  王公公心知陛下必为昭仪娘娘忽然到访一事问话,忙不迭将方才情状如实说来:“片刻以前,昭仪娘娘才行至南书房外,陛下且安心。”
  “安心?”萧玉山冷笑,反问王公公道,“人都走到窗畔了,你还要寡人安心?”
  天威难测,王公公听闻此话,冷汗立时自后背沁出,一颗心都高悬半空,旋即跪于地上,连连叩首:“赫连昭仪初入宫廷,尚不懂礼仪,身份又高,宫人不敢擅自阻拦,一路就到了南书房外。”
  萧玉山这一番问话,并非为问责,而是查问赫连曼月究竟何时到来,究竟在外头听闻多少。依照王公公通身的机灵乖觉,必然早将人拦住,只是萧玉山仍不安心,继续试探问道:“这般看来,你还有功劳了?”
  “老奴惶恐。”王公公再度叩首,不敢稍稍抬头,却少不得为自己辩驳几句,“昭仪娘娘来到南书房外只片刻,此事千真万确,老奴万不敢有所欺瞒。”
  如此,萧玉山总算吃下一颗定心丸,命王公公退下:“你且下去,如若再犯,寡人必不轻饶。”
  王公公擦去额头冷汗,起身退下时,脚步都在打颤,暗自埋怨赫连昭仪好一番。
  储栖云见王公公离去,才开腔说话,沉吟道:“师傅曾有言,教我提防赫连氏。”
  “老神仙为何与你嘱托此事?”储栖云与赫连氏本无瓜葛,又谈何提防,萧玉山着实不解。
  “大抵是因担忧赫连氏会自我身上着手,从而对陛下不利。”储栖云思忖良久,亦只能做此猜想。
  正值二人说话之刻,文书已送至南书房门外。王公公小心翼翼扣门三声,之后才敢出声询问:“陛下,文书已送至门外,可要送进来?”
  门扉紧掩,窗扉紧闭,谁都不晓得里头情形。方才已挨了好一顿斥责,王公公直至眼下犹心惊胆战。
  “送进来。”
  里头一声令下,王公公推开门扉,接过文书,亲自送入书房。萧玉山信手捡一册来瞧,说来也巧,竟正好是晋安王自饶州所呈:“晋安王又送问安贴了。”
  自晋安王远赴饶州起,每月必遣人呈问安贴至宫中,不远万里,不辞辛苦。
  只因矿场暴丿乱案由晋安王世子萧玉琮一手谋划,晋安王自知已失圣心,如今贬黜饶州,便不能再引皇帝猜忌,每月呈问安贴是为表忠心。晋安王浸淫丿官丿场多年,深谙此理,故而有此一举。
  “他倒是学聪明了。”事情虽小,道理却深,萧玉山又岂能看不透?
  他信手翻阅,本以为奏本所写也不过是些饶州轶事,谁知这一回与从前不同,真是大大出乎所料。
  储栖云在一旁瞧见,萧玉山脸上笑意一滞,转瞬之间疑云满布,似含怒意,如有山雨欲来之态。
  “账簿竟在晋安王手中!”
  原来,萧玉琮并不曾将铁矿账簿留在晋安王旧宅,而是藏于家中古籍里头,让晋安王无意之中夹带去了饶州。
  储栖云听得此言,渐露喜色,只说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要晓得,他们本以为,账簿已葬身火海,铁矿外流一事亦是断了线索。如今账簿现身,当真谈得上意外之喜。
  自晋安王旧宅走水以来,萧玉山虽口中不说,但心里头常为账簿无踪之事而忧戚。如今晋安王借呈上问安贴说明事由,还道即日便亲自带账簿来宫中谢罪,正好出去他心头一大忧患。
  萧玉山只觉得,原本有巨石高悬于心口,如今终归稍稍安定。只等证据确凿之日到来,不说章太尉,甚至是赫连氏都风光不了多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求个预收总攻养成计划[系统]


第44章 )
  四十四、虚鹤观之灾 (上)
  依照萧玉山之意, 晋安王携账簿入宫一事,须得万分低调谨慎,不得泄露一丝消息。储栖云掐算好时日, 与安风通气,商定好一同赶往将阳城外等候晋安王。
  那账簿是烫手的山芋,祸患的根源, 任谁拿在手中, 都有性命之忧。晋安王奏明陛下, 亲自携账簿而来, 想来也是深谙此理,保全举家性命。
  这一路以来,他简装而行,只带三名护卫跟随, 不敢稍稍引人注意。至于到了将阳城周遭, 便就更要小心谨慎。如若晋安王倏然现身将阳城内一事传开,必引起轩然大波, 教众人心生揣测。
  陛下甚是牵挂此事,遣近身护卫及禁军统领亲自前来,迎晋安王入将阳。
  待到晋安王亲眼看见前来迎接之人,大有沧桑变换,物是人非之感。
  安风与储栖云未着官服,一身寻常打扮, 与晋安王再见时,却已各自有了新身份。晋安王还记得储栖云, 是从前随苍阳道人入宫的那名小道, 还曾与他辩驳过好一番。
  谁料想世事如棋局局新,他如今已拜离虚鹤观, 成了皇帝近身护卫。
  储栖云早将从前针锋相对之事抛之脑后,翻身下马,与晋安王施一礼:“晋安王大人,别来无恙。”
  晋安王上下打量他好几番,仍不甚喜欢此人,不知其有何本事,竟能迷惑陛下至此。
  安风见势不妙,忙不迭将二人隔开,与晋安王道:“陛下已等候许久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