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6

的目光,“想必主公已经猜到了。”
  荀彧看着这俩人打哑谜,略一思索也明白了其中之意,“你怕是不知道避讳二字怎么写了。”
  陆偃弯了弯眉眼,“举贤不避亲,孟起足以担此重任,为何不能推举?”
  郭嘉饶有兴趣的在旁边看着,看他们家主公没有什么不满的意思,也知道这先行军的将领人选是定下来了。
  城中的武将陆陆续续到来,一直在旁边当透明人的贾诩和程昱也打起了精神,应对这些精力旺盛的武将,只有嘴皮子上的功夫那是万万不够的。
  每次来议事厅都跟打仗一样,的亏他们脾气好。
  争相出战总比一个个缩着脑袋不敢往外露头好,曹军勇武,他们的谋略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如此甚好。
  天色渐晚,月明星稀,最后从议事厅中出来的几人看了看天色,说了几句后各自散去,贾诩负手慢步走在前方,等着正和荀彧道别的陆偃跟上来。
  议事厅距他们住的地方不远,他们走回去也不费劲儿,他现在只是想不明白,之前在厅中这人为何拦着他说话。
  自当年这人寄来第一封书信时开始,他便着手将西凉绑在曹操这条大船之上,这么多年过去了,西凉与曹军早就分不开了。
  不说他们二人如今正在曹操手下做事,两位将军再加上底下的孩子们,哪一个受的都是经曹操之手的官,如果现在再有什么想法,那可不是什么容易解决的事情。
  在军中向来“安分守己”的贾文和吹着傍晚的凉风,很是慎重的想着万一陆少良真的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他该如何让西凉的损失降到最低。
  可惜这人当年送回来的消息太少,让他以为以后再无相见之日,因此连后手都没有留太多,如今虽然西凉的兵马大多还在两位将军手里,可孟起和阿菟却是正儿八经的在曹营成长起来的,以他对那两个孩子的了解,事情还有的磨啊!
  贾诩低声叹了一口气,眸中却并没有多少担忧,反而藏了些跃跃欲试,虽然他喜欢低调,但是如果好友想搞事儿,他也不会拦着就是了。
  若是心情不错,再往上加点柴火也不是不行。
  陆偃和荀彧就公务上的事情又说了一会儿,跟上来就看这人沉思的模样,当即无奈的将人敲醒。
  他们俩相交多年,要是连这人想什么都看不出来,他也白担了这好友的名分,而且,他何时说过要背弃曹操了?
  贾文和何许人也他再清楚不过,说是淡然低调不喜欢掺和麻烦,其实就是很少有事情能入得了他的眼。
  出身于西凉那种地方,尤其是几十年前战乱正酣的西凉,别说什么之乎者也忠君为国,能活下来的都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如今的贾文和没有背负曹大公子和典韦典将军两条性命,在曹操身边自然不会像史书上一样低调的仿佛不存在一样,不过也没高调到哪儿去就是了。
  小心谨慎四字他一直都记在心里,不会因为曹操重用就抛之脑后。


第71章
  一路无言, 俩人很快回到宅邸,书房里的灯都点上了, 陆偃拿剪刀戳了戳灯花, 待门关上后才无奈开口,“之前拦着你只是因为有些事情不适合由你开口, 莫要多想。”
  要动高门世族,还是让他和荀彧出面比较合适,即便如今的世族不是当年的如日中天, 撑到现在也多是仰主公鼻息, 可世族二字,代表的就是根深蒂固,不是说去就去的。
  他直接从天下士子身上着手并不是心血来潮, 而是和曹操一起探讨了几个日夜才艰难定下的策略。
  这里和唐时不一样, 书籍典藏几乎全部被世族把握在手中, 只要他们不肯放手, 庶族就永无出头之日, 如若不然, 又何来门生故吏遍天下?
  如果不依附世族,庶族子弟就无法出人头地, 而一旦依附世族,加上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能放开手脚让利于天下的世族终究是少数, 你贾文和现在地位再高, 在那些只看得见出身的高门世族眼中也不过是尔尔罢了。
  风骨气节, 不是所有世家子弟身上都有这种东西。
  而且,就算明白如何有利于治理天下,也未必都肯让庶族子弟大肆进入官场,世家大族,似乎天生就比庶族高贵。
  就连他自己,当初也不敢确定和父亲透露消息后可能面对的后果,乃至直接做好了被除族的打算。
  他对世族并没有什么偏见,江东陆氏本就是高门大族,出身于那样一个地方,他很清楚世族子弟比庶族子弟强在了哪里。
  这是他们天生的优势,没有人能改变的了。
  以策论之试招天下之才,而后择优而为官,世家大族于学问一道领先了那么多,这条路如果真的行的通,对于真正有本事的世族子弟来说更有好处。
  他们现在要做的,是为庶族开辟一条进入朝堂的道路,而不是让天下世族都翻不了身,此事太过重要,如何平衡各方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所以即便如今天下各处书院数量大肆增多,除了被推举上来的少数人外,依旧没有人是通过考试的方法被任命为官。
  这月末首次考试,虽然参与的人数不多,但是只要结果没有出来,他就不敢有丝毫松懈。
  贾诩看着和他解释的好友,有些遗憾的揉了揉额头,“既然如此,就不用再担心孟起和阿菟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