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4

口毛色鲜亮的大型犬卧在那里,若是生人过来,只看到那凶巴巴极似孤狼的模样就被吓的不敢靠近了。
  荀彧让人进去通报,远远看到书房门口体型不小的系统忍不住弯了弯眉眼,若不是亲眼见过,他怎么也不相信看上去凶残的狗子会是那么个性子。
  陆偃没等到马超,却先等来了荀彧,左右待会儿也不是什么需要掩人耳目的事情,便直接将人请进了书房。
  荀彧轻车熟路进来,看陆偃手边堆了一摞竹简,连位置都给他让出来了,无奈只得过去帮忙。
  “近来京中还算安稳,何事如此费心?”
  温润如玉的荀文若将尚未整理完的竹简一卷卷放好,看到桌面上墨迹未干的字迹一愣,再看向陆偃的脸色都不对了。
  陆少良果真是个祸害。
  他们忙活了那么久,如今一切即将走上正轨,以朝廷的名义广招天下士子择优而录,如今朝中大权在主公手中,选□□的人终归要对主公怀有知遇之恩。
  他以为科考的重头戏已经过去了,没想到那竟然只是开始,这家伙竟然还留着后手。
  临时举行为制科,定时考试为常科,若真的付诸实践,定能网罗天下的佼佼者。
  陆偃摸了摸鼻子,扬起唇角端得是风流无双,“此事主公知晓,循序渐进并非不可行,文若执掌内务,心中可是已有成算?”
  竹简上写的并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只是就之前提出来的“试策”取士又加了些东西而已。
  既然已经将科举弄了出来,那就不能止于表面,常科和制科都不能少。
  荀彧仔细将竹简上的简论看完,沉吟片刻后说道,“此举推行受到的阻力或许不比之前大,你这上面写的东西,可都是世家子弟所擅长,君子六艺之类,寻常百姓可不占优势。”
  以荀氏家风,此举对他们来说的确无甚坏处,非是他自傲,天下世族并不是所有都和荀氏一般家风严谨,陆少良这是又给他找了个难题。
  陆偃笑吟吟看着皱起眉头的荀彧,欣赏够了才又说道,“文若莫慌,这东西交给主公之后,你我皆不会再沾手,得罪人的事情干一次就够了,名声和命都是好东西,未必二者不可兼得。”
  荀彧顿了一下,将竹简放下然后抬眸问道,“你知道主公会让我来找你?”
  陆偃在一旁坐下,抿了口茶水笑道,“自是等候已久。”
  房间中忽然安静了下来,窗外树荫影影绰绰,再看陆少良坦坦荡荡的模样,莫名就让人升不起防备来。
  荀彧沉默了一会儿,最终只是无奈叹了一口气,“你这性子,能好生生活到现在也是难得。”
  “过奖。”陆偃笑眯眯回了一句,看荀彧没有生气的意思这才松了一口气。
  曹公如今春秋鼎盛,大公子的性子虽然没有他那么强硬,却也不是耳根子软的,这父子俩在政见上出乎意料的一致,曹公要做什么,以后大公子自然也是要做的。
  这个世界不会发生二公子为了稳定局势而借助世家的力量,从而导致两晋时高门大族完全把持朝政,权势滔天如烈火烹油,但是也不能打压的太狠了。
  从古至今世族皆有存在,不能因为他们拥有某些特权就完全否定他们对治理国家的贡献,这样不好。
  他不在的这些年,阿菟没少受这些人的照顾,只为了报答这些,他也得给荀家文若提个醒,不过现在看来,需要担心的好像只有他陆少良一个而已。
  这人和主公之间的关系,可比他这个半路出家的亲密多了,哪儿用得着他瞎操心?
  曹公麾下得力的文臣谋士,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需要担心的那个啊!
  陆家阿爹好像第一次看清现实一般,摇头晃脑感叹了好一会儿,然后将桌上的东西推到一边儿,拉着荀彧果断换了话题。
  荀彧刚想说些什么,但是还没来得及开口,眼前这人就直接拿了舆图摆出了一副促膝长谈的架势,好像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我现在知道,为何文和每次提起你脸色都不好了。”荀彧扯了扯嘴角,声音缓缓依旧一副温润君子的模样。
  他当年究竟怎么想的,竟然以为陆少良天纵之才值得结交,文和在西凉和这人共事多年,现在还能心平气和与他说话,涵养着实非凡。
  陆偃神色淡然,挥了挥衣袖坐正了身子,“开凿水渠的命令早已下达,如果没有意外,明春就能建成。”
  荀彧:……
  所以还是为了你家那两个小子!
  马超轻车熟路的来到书房,敲门进来后发现还有其他人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反应过来行了一礼。
  陆偃朝他点了点头,示意他不必过于拘束,“孟起过几日就要启程前往辽东,正巧文若也在,便趁此机会将鲜卑的情况也说一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再被人算计了。”
  马超眸光微凝,少良叔父这意思,要说的肯定是明面上没有办法知道的消息,不过,就这么直接说出来真的好吗?
  陆偃展开舆图,找了个让俩人都能看清楚的位置站定,“好好看着,我只有这一次机会,什么都别问,记在脑子里就够了。”
  看他忽然这么正经,旁边两个人也都严肃了起来,能这么慎重,别不是什么不能说的事情吧?
  荀彧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开口劝道,“还是算了,有些事情你一人知晓足以,不必为此冒险。”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