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自己。曾经他也用黑布条蒙住双眼,在黑暗中训练听力,想体会一下梁玄琛生活的世界。他一直安插了眼线在暗中观察梁玄琛,甚至派了人去灵山打听,梁玄琛如今可以听声定位用筷子夹苍蝇,随手捡上几块石头丢着玩,仿佛街头玩杂耍的还能抛出花样来,只要是熟悉的地方,哪怕是山路,运起轻功也能健步如飞。最最可怕的是,此人不能与之近身格斗,一旦贴身其武功可谓深不可测,李明堂在蜀中的时候已经与他交过手,简直一败涂地。
常清河自己练习过一阵,光是听声定位就练不出来,遇到一些武艺高强的大内高手,彼此闲聊时人家就告诉他,练武一事刻苦一半,天分一半,还需机缘巧合有名师指点,缺一不可。
他没想到瞎了以后的梁玄琛还这么难搞,简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李明堂不想出面,朝旁边的人耳语了几句,指点他们假借名头,把人骗到僻静处再说。
谁知道梁玄琛听出了他的脚步声,直呼道:“我当时谁呢?原来是李兄,蜀中一别,想不到你还对在下念念不忘。”
一个人可以易容,可以变嗓子,脚步声却很难变。梁玄琛正是从脚步声中认出了在蜀中见过面的李公子。李明堂干笑两声,上前跟梁玄琛赔礼道歉,直说是开个玩笑罢了。
梁玄琛倒没有因此不依不饶,反倒老实不客气地要吃要喝,说今日带着两名小厮刚到洞庭,打尖住店还没寻到地方,得让李公子破费了。
李明堂吃瘪,远远看了一眼常清河,常清河转身即走。
常清河简直后怕,不知道梁玄琛是不是还记得自己的脚步声。过去给梁玄琛当小厮时,处处谨小慎微,走路都畏首畏尾,如今已是千户大人,大概各方面都改变了很多,所以梁玄琛并没有认出他的脚步声。
去灵山打听消息的人来汇报梁玄琛的近况时,常清河总是讶然,这个人走到哪儿都能过得潇洒风流,哪怕是穷山恶水的地方。惊讶之后,又觉得这个结果乃意料之中,要不然怎么是他梁三爷呢。
林明诚为了当孝子,为了不忤逆母亲,竟然决定成家立室。
可笑自己当初还高估了他,结果跟顾长风一比,林明诚简直不足挂齿。
听说林明诚在准备婚事的时候,常清河简直做梦都要笑醒,就这样梁玄琛还要为了他跑去蜀中挣银两养底下那帮衙役,要不然没人好好当差,灵山县的刁民又该跑去山里当土匪了。
他千里迢迢追到蜀中本想奚落梁玄琛一番,甚至纵容李明堂去找麻烦,结果事到临头又改主意了。
这一次,他是不是可以再争取到重新做人的机会?
李明堂把梁玄琛伺候得舒舒服服,酒足饭饱,还给两个小厮赔了不是,直说不打不相识,回来以后又将细节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常清河听。
“那就是个人精,我以前觉得你是个人精,遇到他才知道你师承何处。”李明堂边喝着解酒茶,边歪头打量常清河。
“那又如何,再学也学不像,他是君子,我是小人。”常清河品着李明堂带回来的茶。
李明堂不乐意了,“哪有这么说自己的?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虽然一身本事,然而是个不思进取的,即不肯辅佐君王,又不好好做学问,光是混日子了。你文韬武略,放眼朝廷上下便是当届的武状元也及不上你,又得今上赏识,未满二十已经是千户,比他有志向多了。”
常清河竟不知道自己在李明堂眼里这么了不得,“真要这么厉害,我怎么没去考武状元?”
“皇上选武状元,是留在身边当大内侍卫的,你毒瞎国舅爷的事他心里有数,怎么敢留你在御前。”
常清河斜眼看他,“你不怕我害你吗?”
李明堂笑眯眯地看着常清河道:“怕,那你会害我吗?”
常清河翻了个白眼,觉得他无可救药。
“对了,他的琴你带回来了吗?”
梁玄琛的琴弦已断,旅途奔波,身边两个小厮又是没用的,是以这琴一直带着却是一直没续好弦。李明堂叫过卫士让人把那断弦之琴拿过来给常大人看看。
“这么宝贝的琴,是他死去的相好送给他的?”李明堂问。
“那相好没死,活得好好的。”说罢常清河补了一句,“女的。”
“你不是说他……”
常清河转头瞪他,“就不许他有女相好?”
“我许不许的又不作数!”
常清河道:“他对女孩子好,但不图人家什么,那是真的好。人家也都拿他当知音的。”
李明堂酸溜溜地重复了那个词:“知音!”
常清河不理会他,只把琴放在案上细细查看,李明堂则盯着他看,“你不懂音律,不会是想亲自修好这琴弦吧?”
“回头去找个琴师来,学着怎么调弦。”他说这话不是对李明堂说的,倒像在自言自语,“不早了,你也去歇息吧。”这话的确是对李明堂说的。
“我为你跑前跑后的,不赏点什么给我?”李明堂半真半假地说道,一脸别有深意的笑。
“我没骂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不错了。”
李明堂气结,拍下茶盏离开房间,临出门回头再看的时候,发现常清河只顾着看那架琴,根本也没来看自己一眼。
他盯着看了一会儿,悻悻离去。
常清河第二天去城里找了最好的琴师,让人家帮着续弦调
常清河自己练习过一阵,光是听声定位就练不出来,遇到一些武艺高强的大内高手,彼此闲聊时人家就告诉他,练武一事刻苦一半,天分一半,还需机缘巧合有名师指点,缺一不可。
他没想到瞎了以后的梁玄琛还这么难搞,简直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李明堂不想出面,朝旁边的人耳语了几句,指点他们假借名头,把人骗到僻静处再说。
谁知道梁玄琛听出了他的脚步声,直呼道:“我当时谁呢?原来是李兄,蜀中一别,想不到你还对在下念念不忘。”
一个人可以易容,可以变嗓子,脚步声却很难变。梁玄琛正是从脚步声中认出了在蜀中见过面的李公子。李明堂干笑两声,上前跟梁玄琛赔礼道歉,直说是开个玩笑罢了。
梁玄琛倒没有因此不依不饶,反倒老实不客气地要吃要喝,说今日带着两名小厮刚到洞庭,打尖住店还没寻到地方,得让李公子破费了。
李明堂吃瘪,远远看了一眼常清河,常清河转身即走。
常清河简直后怕,不知道梁玄琛是不是还记得自己的脚步声。过去给梁玄琛当小厮时,处处谨小慎微,走路都畏首畏尾,如今已是千户大人,大概各方面都改变了很多,所以梁玄琛并没有认出他的脚步声。
去灵山打听消息的人来汇报梁玄琛的近况时,常清河总是讶然,这个人走到哪儿都能过得潇洒风流,哪怕是穷山恶水的地方。惊讶之后,又觉得这个结果乃意料之中,要不然怎么是他梁三爷呢。
林明诚为了当孝子,为了不忤逆母亲,竟然决定成家立室。
可笑自己当初还高估了他,结果跟顾长风一比,林明诚简直不足挂齿。
听说林明诚在准备婚事的时候,常清河简直做梦都要笑醒,就这样梁玄琛还要为了他跑去蜀中挣银两养底下那帮衙役,要不然没人好好当差,灵山县的刁民又该跑去山里当土匪了。
他千里迢迢追到蜀中本想奚落梁玄琛一番,甚至纵容李明堂去找麻烦,结果事到临头又改主意了。
这一次,他是不是可以再争取到重新做人的机会?
李明堂把梁玄琛伺候得舒舒服服,酒足饭饱,还给两个小厮赔了不是,直说不打不相识,回来以后又将细节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常清河听。
“那就是个人精,我以前觉得你是个人精,遇到他才知道你师承何处。”李明堂边喝着解酒茶,边歪头打量常清河。
“那又如何,再学也学不像,他是君子,我是小人。”常清河品着李明堂带回来的茶。
李明堂不乐意了,“哪有这么说自己的?你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虽然一身本事,然而是个不思进取的,即不肯辅佐君王,又不好好做学问,光是混日子了。你文韬武略,放眼朝廷上下便是当届的武状元也及不上你,又得今上赏识,未满二十已经是千户,比他有志向多了。”
常清河竟不知道自己在李明堂眼里这么了不得,“真要这么厉害,我怎么没去考武状元?”
“皇上选武状元,是留在身边当大内侍卫的,你毒瞎国舅爷的事他心里有数,怎么敢留你在御前。”
常清河斜眼看他,“你不怕我害你吗?”
李明堂笑眯眯地看着常清河道:“怕,那你会害我吗?”
常清河翻了个白眼,觉得他无可救药。
“对了,他的琴你带回来了吗?”
梁玄琛的琴弦已断,旅途奔波,身边两个小厮又是没用的,是以这琴一直带着却是一直没续好弦。李明堂叫过卫士让人把那断弦之琴拿过来给常大人看看。
“这么宝贝的琴,是他死去的相好送给他的?”李明堂问。
“那相好没死,活得好好的。”说罢常清河补了一句,“女的。”
“你不是说他……”
常清河转头瞪他,“就不许他有女相好?”
“我许不许的又不作数!”
常清河道:“他对女孩子好,但不图人家什么,那是真的好。人家也都拿他当知音的。”
李明堂酸溜溜地重复了那个词:“知音!”
常清河不理会他,只把琴放在案上细细查看,李明堂则盯着他看,“你不懂音律,不会是想亲自修好这琴弦吧?”
“回头去找个琴师来,学着怎么调弦。”他说这话不是对李明堂说的,倒像在自言自语,“不早了,你也去歇息吧。”这话的确是对李明堂说的。
“我为你跑前跑后的,不赏点什么给我?”李明堂半真半假地说道,一脸别有深意的笑。
“我没骂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就不错了。”
李明堂气结,拍下茶盏离开房间,临出门回头再看的时候,发现常清河只顾着看那架琴,根本也没来看自己一眼。
他盯着看了一会儿,悻悻离去。
常清河第二天去城里找了最好的琴师,让人家帮着续弦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