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论在战场上的实用程度,还是打刀更合适吧?”
“在战场上当然是这样的。”他说着说着,大拇指轻推刀鞘,刃展示在人眼中。
紫色刀刃。
现存流派中还有紫色刀刃吗?
蝴蝶香奈惠想,她从来没有遇见过用紫刃的队员,日轮刀的颜色很受到修行护理流派与本人内在体质的影响。
“可这把刀根本就不是用来杀敌的。”太宰治说,“他就是为了剖腹而诞生的。”
……
“弟子变成鬼,你这做师傅的犯了不教养之错,理应剖腹谢罪。”
“继国缘一?等他回来之后也一样!”
“这才是武士的死法!”
“以死来洗刷耻辱!”
“喂,你那是什么眼神,这是鬼杀队自古以来的规定!”
[我是什么眼神?我只是在睥睨一群庸碌的囊虫、蝇营狗苟之辈。]太宰没有光的、淡泊的眼神向前挪移。
紫色刀刃孤零零地丢在身前,那是身为人类的继国岩胜的遗物。
……
/这是我今年听见的最好的消息。/
蝴蝶香奈惠展平主公的信,抬头就写了这句话。
/他愿意提供帮助是再好不好的事,这预示着事情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命运在我们这一代或许会有转机。/
/可以相信的是,他绝对不会对我们的行动有戕害,如果有什么无法解决的事,香奈惠你可以直接同太宰商量,我的一位长辈认为,他是全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之一……/
/……我希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对他保持百分之一百的信赖,时间已经告诉我们,无论他身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永远都不是鬼杀队的敌人/
/我、我的长辈都亏欠他良多,而那些亏欠,是时间无法弥补的。/
第30章 【修改版】
/我们生在这里, 长在这里,死在这里, 最后的愿望也不过就是成为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到头来却连夜幕边缘的垂帘都没有触碰到。/
/哥哥、哥哥、哥哥……/
/她是个非常单纯的孩子, 倘若生在大家一定能成为善良的闺秀,生在乡下也也会成为日日载歌载舞的农女,可就因为和我这个不成器的哥哥一起生在吉原,才养成了这幅争强好胜,视生死于无物的性子, 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就是这样的孩子。/
/下一辈子,如果有下一辈子的话还要和哥哥做兄妹。/
/下一辈子, 下一辈子一定要远离我。/
——《吉原哀歌》
《吉原哀歌》终于连载到了最后一话, 不出所料, 这篇兼具了跌宕起伏情节与秀美文字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日新闻》的发行量本就不小,在连载到最后几话时, 更是日日再版,销量几乎翻了一倍。
大正时期说是纸媒横行的时代, 那也是对少数受教育分子而言,在偏远的乡下地方, 很多人还是没上过私塾的, 连字都不认识, 更不要说是看书读报了。
朝日文库的编辑室内,各编辑也围绕《吉原哀歌》产生了激烈的讨论,他们的讨论相较于单纯的读者要更加深入,主要围绕“为什么《吉原哀歌》会成为现象级作品”而展开。
“严格意义上说,太宰老师之前的作品还是太小众了,什么新派女学生啊,从时空穿越而来的人,对于那些还在念着《古今和歌集》跟《源氏物语》的普通民众来说,是很有距离感的。”说这话的是编辑室的藤田主编,他留了一撮文化人看来儒雅的小胡子,戴金丝框眼镜。
“吉原则完全不同,即便我等文人日复一日地批判逛花街是下等民族国民性的体现,可它确实贯穿了日本近代发展史,以至于绝大多数男同胞都染上了嫖/妓的陋习,而女性也默认此举存在,她们对花街的女人兼备同情与憎恨两种情感,两种情感经过激烈的碰撞又转化为深深的好奇。”
他人皆停下议论,一室之内只余藤田滔滔不绝地讲,众人认真聆听,除却对主编的尊重外,藤田分析在理,比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更具有汇总性才是能安抚年轻者的最重要原因。
“传统市井小说中,但凡涉及到花魁、游女、绝恋都会格外好卖,再辅以爱恨情仇的调味料,更是人人都可食的上品,《吉原哀歌》的大背景设置讨巧,又站了个哀字,国人向来以物哀为美,此标题无非属于他们最擅长鉴定的领域。”
“接下来则是情节,传统花魁与贵族的故事被一遍又一遍推出来翻炒,最终结局不过也就是花魁称为将军家的小妾或者是殉情而死,遵循传统情节哪怕是太宰老师也不过能写出篇文笔优美的佳作,而兄妹,这切入点又是读者不曾想到的……”
吸睛的背景,推陈出新的套路,优美文雅的叙事语言,三者构成了新作盛行的盛况,与之相比德川分家的那点儿抗议,渺小得像是辽阔大地上的一粒尘埃。
藤田想:[如文章不够红火,没有引起足够的社会轰动,来自公卿的集体抗议或许还有点儿味道,只可惜在汹涌潮水般的民意面前,那些身穿华服的贵族简直像是上世纪的遗留物,早就被落在时代长河里头了。]
“去恭喜太宰老师吧,小庄君。”他对作为靠近右狭角门口的小庄速说,“连载已经结束,《吉原哀歌》的字数足以支撑起一本
“在战场上当然是这样的。”他说着说着,大拇指轻推刀鞘,刃展示在人眼中。
紫色刀刃。
现存流派中还有紫色刀刃吗?
蝴蝶香奈惠想,她从来没有遇见过用紫刃的队员,日轮刀的颜色很受到修行护理流派与本人内在体质的影响。
“可这把刀根本就不是用来杀敌的。”太宰治说,“他就是为了剖腹而诞生的。”
……
“弟子变成鬼,你这做师傅的犯了不教养之错,理应剖腹谢罪。”
“继国缘一?等他回来之后也一样!”
“这才是武士的死法!”
“以死来洗刷耻辱!”
“喂,你那是什么眼神,这是鬼杀队自古以来的规定!”
[我是什么眼神?我只是在睥睨一群庸碌的囊虫、蝇营狗苟之辈。]太宰没有光的、淡泊的眼神向前挪移。
紫色刀刃孤零零地丢在身前,那是身为人类的继国岩胜的遗物。
……
/这是我今年听见的最好的消息。/
蝴蝶香奈惠展平主公的信,抬头就写了这句话。
/他愿意提供帮助是再好不好的事,这预示着事情在向好的方面转变,命运在我们这一代或许会有转机。/
/可以相信的是,他绝对不会对我们的行动有戕害,如果有什么无法解决的事,香奈惠你可以直接同太宰商量,我的一位长辈认为,他是全天下最富有智慧的人之一……/
/……我希望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可以对他保持百分之一百的信赖,时间已经告诉我们,无论他身上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永远都不是鬼杀队的敌人/
/我、我的长辈都亏欠他良多,而那些亏欠,是时间无法弥补的。/
第30章 【修改版】
/我们生在这里, 长在这里,死在这里, 最后的愿望也不过就是成为夜空中的一轮明月,到头来却连夜幕边缘的垂帘都没有触碰到。/
/哥哥、哥哥、哥哥……/
/她是个非常单纯的孩子, 倘若生在大家一定能成为善良的闺秀,生在乡下也也会成为日日载歌载舞的农女,可就因为和我这个不成器的哥哥一起生在吉原,才养成了这幅争强好胜,视生死于无物的性子, 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她就是这样的孩子。/
/下一辈子,如果有下一辈子的话还要和哥哥做兄妹。/
/下一辈子, 下一辈子一定要远离我。/
——《吉原哀歌》
《吉原哀歌》终于连载到了最后一话, 不出所料, 这篇兼具了跌宕起伏情节与秀美文字的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日新闻》的发行量本就不小,在连载到最后几话时, 更是日日再版,销量几乎翻了一倍。
大正时期说是纸媒横行的时代, 那也是对少数受教育分子而言,在偏远的乡下地方, 很多人还是没上过私塾的, 连字都不认识, 更不要说是看书读报了。
朝日文库的编辑室内,各编辑也围绕《吉原哀歌》产生了激烈的讨论,他们的讨论相较于单纯的读者要更加深入,主要围绕“为什么《吉原哀歌》会成为现象级作品”而展开。
“严格意义上说,太宰老师之前的作品还是太小众了,什么新派女学生啊,从时空穿越而来的人,对于那些还在念着《古今和歌集》跟《源氏物语》的普通民众来说,是很有距离感的。”说这话的是编辑室的藤田主编,他留了一撮文化人看来儒雅的小胡子,戴金丝框眼镜。
“吉原则完全不同,即便我等文人日复一日地批判逛花街是下等民族国民性的体现,可它确实贯穿了日本近代发展史,以至于绝大多数男同胞都染上了嫖/妓的陋习,而女性也默认此举存在,她们对花街的女人兼备同情与憎恨两种情感,两种情感经过激烈的碰撞又转化为深深的好奇。”
他人皆停下议论,一室之内只余藤田滔滔不绝地讲,众人认真聆听,除却对主编的尊重外,藤田分析在理,比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更具有汇总性才是能安抚年轻者的最重要原因。
“传统市井小说中,但凡涉及到花魁、游女、绝恋都会格外好卖,再辅以爱恨情仇的调味料,更是人人都可食的上品,《吉原哀歌》的大背景设置讨巧,又站了个哀字,国人向来以物哀为美,此标题无非属于他们最擅长鉴定的领域。”
“接下来则是情节,传统花魁与贵族的故事被一遍又一遍推出来翻炒,最终结局不过也就是花魁称为将军家的小妾或者是殉情而死,遵循传统情节哪怕是太宰老师也不过能写出篇文笔优美的佳作,而兄妹,这切入点又是读者不曾想到的……”
吸睛的背景,推陈出新的套路,优美文雅的叙事语言,三者构成了新作盛行的盛况,与之相比德川分家的那点儿抗议,渺小得像是辽阔大地上的一粒尘埃。
藤田想:[如文章不够红火,没有引起足够的社会轰动,来自公卿的集体抗议或许还有点儿味道,只可惜在汹涌潮水般的民意面前,那些身穿华服的贵族简直像是上世纪的遗留物,早就被落在时代长河里头了。]
“去恭喜太宰老师吧,小庄君。”他对作为靠近右狭角门口的小庄速说,“连载已经结束,《吉原哀歌》的字数足以支撑起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