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动天下时局的人,或可做帝王身边的一柄利器,却终究逃不过兔死狗烹的结局。历代帝王更迭,鬼谷命运浮沉。
天下间不知从何时流传着那句话:鬼谷出则诸侯惧,鬼谷安则天下息。
诸侯尚且恐惧,当问鼎天下的帝王坐稳朝堂之后,鬼谷注定逃不开被抹去的命运。
但这,并不是他一直想追求的梦。
既然是注定的结果,又要如何才能避开?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已经与苏秦张仪翻云覆雨的时代不同。百年征战杀戮,百姓需要的已经不是纵横家,而是一顿安稳的饭式,一间粗陋的草屋。
不再杀人,不再担心随时被杀,这样的世道,会不会道路?
独行愈久,得到的迷惑,就愈多。
天明久久等不到盖聂的回答,他忍不住拉了一下盖聂的衣袍:“大叔,他们说鬼谷弟子从来都是以一人之力,可挡百万雄师的人。可是,他们又说,剑客不过是敌一人,到底、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不远处闭门养神的卫庄冷笑一声。
盖聂不及开口,天明已经低下头嘟嘟囔囔道:“我希望月儿不再受苦,希望小高和班老头大铁锤都不要死。可是、可是,又担心辜负他们一直以来抗秦的决心。”
能在短短时日中,思考到这个地步,甚至在他无知无觉的时候,接触到墨家处事的哲学核心。
盖聂有时候回想,天明阴差阳错做了墨家巨子,或许是一种上天对墨家的怜悯。
第九十二章 生死情谊
盖聂低下头,缓缓说:“我记得韩非曾经说过,墨家与儒家一样,是当世显学。你同是儒家弟子,就应该知道昔日你的祖师孟子也曾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天明一怔,似懂非懂点点头。
盖聂:“你小小年纪,为墨家上任巨子看中,成为墨家新一代的巨子。可知并非全凭运气使然?”
天明挠头:“大叔的意思,是这个答案在墨家的训诫之中?”
盖聂欣慰颔首:“你的确领悟的很快。”
天明觉得这茫茫的晦涩天地中,仿佛真的翕开了一道缝,透进一束光来。再回味时,他发现和以前任何一次一样,盖聂让他再一次自己去寻求答案。
手中的剑,到底为谁挥动。
在昔日叛秦的路上,夕阳下,盖聂第一次问过他。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没有如此呼之欲出过。
这样的温情的对话当然不适合流沙主人的风格,卫庄转身走回流沙的地方。
赤练朝他询问:“庄?”
卫庄道:“隐幅应该恢复了,让他与我们汇合。”
赤练一怔,随即笑了:“那个老骨头,多了这么久,是该好了。再也没有比密林深处更加适合他的那身武功。”
……
没等天明彻底想明白这一点,第二天机关鸟与白凤落地之后,少羽却是带着范增来向他、向墨家辞行。
卫庄自然不会参与到墨家与楚君的谈话之中,这一次连同盖聂也并没有介入。
沿水而行的好处自然是可以扎营时随时有水可用。赤练、白凤负责狩猎,机关无双可以暂代守卫,等待隐蝠归队。
……
盖聂仍旧在水旁钓鱼,可以训练自己的手上的灵敏和耳力。
虽热谈话的内容暂时未知,但是并不妨碍鬼谷二人对局势的判断。
卫庄并未调息,他支着一条腿坐在盖聂三步之远的巨石上。他看盖聂摸摸索索削细树枝,整理柔韧的藤条,不紧不慢捆在一起结实了,成了一支鱼竿。
等到盖聂开始削鱼钩的时候,卫庄还是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藤条之上,漫不经心看盖聂用渊虹把粗糙的碎木削的细小而尖利。他的手掌心虎口有茧,那是常年握剑的结果,但是处理这样的小东西上,这个人一贯很有耐心。
或者太有耐心了些,卫庄想。
盖聂知道卫庄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喜欢人打扰。
沉默的久了,也就昏昏欲睡起来。
等到钓起小半篓鱼,天明才垂头丧气地出现。
坐到盖聂身边,他的眼睛还红红的。也不顾的在卫庄面前丢面子,他埋着头问:“大叔,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风吹过去,水面留下浅浅的痕迹,盖聂手里的鱼竿动了动。他一抖手,一条鱼就自水里跃出,“啪”得一声落在天明面前的地上。
天明看着拼命张嘴的鱼,却毫无从前的开怀,他仍然喃喃道:“大叔,我该怎么做?一个人做自己的决定容易,可是如果这个决定关系到成很多人的死活,似乎就很难了。”他抬起头:“大叔,我真的不是怕死。”
盖聂:“那,天明,你怕死吗?”
天明一怔:“我、我不知道。”
他的确不知道,以前一个人在市井流浪,他活得像是一只野狗。那时候的他,不怕死,看见盖聂杀人的时候,只觉快意恩仇,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一步一杀。
可是在少羽辞行的那一刻,原本他以为自己应该拍着胸脯号称墨家与楚君共存亡的,可是他忽然迟疑了。
他想起了盗趾那天的那些话,他看到了虚弱的端木蓉、还有昏迷不醒的月儿,还有更多把目光都看向他的墨家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是墨家的巨子,不再是一个市井流浪的孤儿。
忽然之间,他有
天下间不知从何时流传着那句话:鬼谷出则诸侯惧,鬼谷安则天下息。
诸侯尚且恐惧,当问鼎天下的帝王坐稳朝堂之后,鬼谷注定逃不开被抹去的命运。
但这,并不是他一直想追求的梦。
既然是注定的结果,又要如何才能避开?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已经与苏秦张仪翻云覆雨的时代不同。百年征战杀戮,百姓需要的已经不是纵横家,而是一顿安稳的饭式,一间粗陋的草屋。
不再杀人,不再担心随时被杀,这样的世道,会不会道路?
独行愈久,得到的迷惑,就愈多。
天明久久等不到盖聂的回答,他忍不住拉了一下盖聂的衣袍:“大叔,他们说鬼谷弟子从来都是以一人之力,可挡百万雄师的人。可是,他们又说,剑客不过是敌一人,到底、到底哪个才是对的?”
不远处闭门养神的卫庄冷笑一声。
盖聂不及开口,天明已经低下头嘟嘟囔囔道:“我希望月儿不再受苦,希望小高和班老头大铁锤都不要死。可是、可是,又担心辜负他们一直以来抗秦的决心。”
能在短短时日中,思考到这个地步,甚至在他无知无觉的时候,接触到墨家处事的哲学核心。
盖聂有时候回想,天明阴差阳错做了墨家巨子,或许是一种上天对墨家的怜悯。
第九十二章 生死情谊
盖聂低下头,缓缓说:“我记得韩非曾经说过,墨家与儒家一样,是当世显学。你同是儒家弟子,就应该知道昔日你的祖师孟子也曾说过,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天明一怔,似懂非懂点点头。
盖聂:“你小小年纪,为墨家上任巨子看中,成为墨家新一代的巨子。可知并非全凭运气使然?”
天明挠头:“大叔的意思,是这个答案在墨家的训诫之中?”
盖聂欣慰颔首:“你的确领悟的很快。”
天明觉得这茫茫的晦涩天地中,仿佛真的翕开了一道缝,透进一束光来。再回味时,他发现和以前任何一次一样,盖聂让他再一次自己去寻求答案。
手中的剑,到底为谁挥动。
在昔日叛秦的路上,夕阳下,盖聂第一次问过他。
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没有如此呼之欲出过。
这样的温情的对话当然不适合流沙主人的风格,卫庄转身走回流沙的地方。
赤练朝他询问:“庄?”
卫庄道:“隐幅应该恢复了,让他与我们汇合。”
赤练一怔,随即笑了:“那个老骨头,多了这么久,是该好了。再也没有比密林深处更加适合他的那身武功。”
……
没等天明彻底想明白这一点,第二天机关鸟与白凤落地之后,少羽却是带着范增来向他、向墨家辞行。
卫庄自然不会参与到墨家与楚君的谈话之中,这一次连同盖聂也并没有介入。
沿水而行的好处自然是可以扎营时随时有水可用。赤练、白凤负责狩猎,机关无双可以暂代守卫,等待隐蝠归队。
……
盖聂仍旧在水旁钓鱼,可以训练自己的手上的灵敏和耳力。
虽热谈话的内容暂时未知,但是并不妨碍鬼谷二人对局势的判断。
卫庄并未调息,他支着一条腿坐在盖聂三步之远的巨石上。他看盖聂摸摸索索削细树枝,整理柔韧的藤条,不紧不慢捆在一起结实了,成了一支鱼竿。
等到盖聂开始削鱼钩的时候,卫庄还是丝毫没有上前帮忙的意思,他的目光落在藤条之上,漫不经心看盖聂用渊虹把粗糙的碎木削的细小而尖利。他的手掌心虎口有茧,那是常年握剑的结果,但是处理这样的小东西上,这个人一贯很有耐心。
或者太有耐心了些,卫庄想。
盖聂知道卫庄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喜欢人打扰。
沉默的久了,也就昏昏欲睡起来。
等到钓起小半篓鱼,天明才垂头丧气地出现。
坐到盖聂身边,他的眼睛还红红的。也不顾的在卫庄面前丢面子,他埋着头问:“大叔,我不知道我做的对不对。”
风吹过去,水面留下浅浅的痕迹,盖聂手里的鱼竿动了动。他一抖手,一条鱼就自水里跃出,“啪”得一声落在天明面前的地上。
天明看着拼命张嘴的鱼,却毫无从前的开怀,他仍然喃喃道:“大叔,我该怎么做?一个人做自己的决定容易,可是如果这个决定关系到成很多人的死活,似乎就很难了。”他抬起头:“大叔,我真的不是怕死。”
盖聂:“那,天明,你怕死吗?”
天明一怔:“我、我不知道。”
他的确不知道,以前一个人在市井流浪,他活得像是一只野狗。那时候的他,不怕死,看见盖聂杀人的时候,只觉快意恩仇,总是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一步一杀。
可是在少羽辞行的那一刻,原本他以为自己应该拍着胸脯号称墨家与楚君共存亡的,可是他忽然迟疑了。
他想起了盗趾那天的那些话,他看到了虚弱的端木蓉、还有昏迷不醒的月儿,还有更多把目光都看向他的墨家的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时时刻刻都记得自己是墨家的巨子,不再是一个市井流浪的孤儿。
忽然之间,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