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

过来。

“等等,先生,等等。”有人喊住他,“我送你过去。”
Eduardo回过头,看到一个棕色卷发的姑娘将手上的长柄雨伞伸了过来。
为他撑伞挡雨的女孩也是个南美裔,Eduardo听出她甜美的话语里的巴西口音;还有深棕色的眼睛像蜜糖一样,典型的健康的小麦色肌肤,也是南美裔女孩子的特征,贴身的运动服勾勒出她曲线柔韧的身姿。
“你这样过去会淋湿的,我陪你走过去吧?”姑娘快步走到Eduardo身边,热心地说。

雨伞不算太大,因为Eduardo坐在轮椅上,两个人也没法靠近,姑娘甚至贴心地将雨伞往Eduardo身边倾斜,自己半边肩膀瞬间就打湿了。
Eduardo是个绅士,他当然没法让一位小姐为他淋雨,赶紧婉拒,“不,谢谢你,我可以的,别因为我而淋湿自己。”
“这有什么?”姑娘满不在乎地晃了晃自己的手腕,上面圈着的是Facebook蓝色的内部智能手环,“我就在South Beach Tower工作,我可以直接进Facebook换掉湿衣服,里面什么都有,你别在意这么多!”
她一边说着,一边配合着Eduardo的速度陪着他往前走。

两人走了大概两三分钟,终于来到South Beach Tower楼下那片有天顶的步道。
“天啊,这边就是下雨的时候不方便,太容易淋雨了。”姑娘收起伞,冲Eduardo眨眨眼。
Eduardo看到这姑娘湿得比他还要厉害,他礼貌地拉下自己的口罩,充满歉意地看着她,“谢谢你,真是太抱歉了。”
“没关系没关系,”姑娘爽朗地摆了摆手,“倒是你,裤管和肩膀也湿了,要帮你叫车回家吗?别感冒了,先生。”
“不用了,谢谢,我在等我的朋友。”Eduardo笑着对她说,“他很快就出来了。”
“那好吧。”姑娘毫不吝啬地给了Eduardo一个热情的笑容,她甩了甩伞上的水珠,抱怨道,“新加坡的雨季真是烦人,今天的运动计划又泡汤了。”
“Facebook不是有健身房吗?”Eduardo笑了笑。
“可我想要练习长跑啊。”姑娘赌气地嘟着嘴,“我报名了明年的日落马拉松,我可不想到时候跑不完全程,那真是太逊了!”
“我第一次参加日落马拉松的时候,花了整整7个小时才跑完。”Eduardo笑着说,“但是正好在终点看到了日出。”
“你参加的是哪一届?”姑娘非常健谈,兴致勃勃地问,“我刚到新加坡,这是我参加的第一次夜间马拉松!”
“每一届。”Eduardo回答,“08年我刚来新加坡时正好碰上第一届的日落马拉松,后来每一届都参加了。”

新加坡炎热潮湿,因此非常多的马拉松活动都在夜间举行,而日落马拉松则是每年最重要的马拉松活动,也是亚洲最大的夜间马拉松。
这场马拉松每年12月初开始报名,次年5月比赛,全程约45公里,从晚上零点开始跑,抵达终点时常常正好旭日初升。
日落马拉松2008年举办第一届,正好是Eduardo移民新加坡的那一年。
他2月抵达新加坡时,因为Facebook、家人的反对以及美国舆论对他避税移民的谴责而心情非常糟糕。
当时日落马拉松的报名快要截止了,铺天盖地的宣传遍布新加坡的街头,抱着想要尽快融入新加坡的想法,Eduardo报了名。之后几个月的跑步训练也确实为他分散了很多初来乍到的孤独彷徨和失意。
不过仅仅几个月的训练就想要在45公里的夜间马拉松里跑出好成绩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哪怕跑完全程,对还不太适应新加坡炎热潮湿天气的Eduardo而言也相当吃力。
可是当他拖着灌铅一样的腿,在清晨跑过终点,看到日出的刹那,他忽然觉得这是新加坡接纳了伤痕累累、不知如何自处的他,新生活开始的希望伴随着日出,驱散了漫漫长夜的黑暗和疲倦。
那种救赎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大概因为这样,之后每年的日落马拉松成了Eduardo固定参加的唯一一个公众活动。

“不过以后看来是跑不成了。”Eduardo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腿。
真正有问题的不是他的腿,就算他的腿恢复到可以让他进行五六小时的长跑,他受过挫伤的肺部也支持不住这种运动量,这意味着不但明年,而是他以后都要跟这种活动绝缘了。
“哦,真抱歉。”姑娘赶紧说,“对不起,我不该跟你说日落马拉松的事情。”
“没关系。”Eduardo抬起头看她,“日落马拉松是新加坡很有意思的公众活动,好好享受。”
“当然,我会的。”姑娘折好伞,冲他挥挥手,“我走啦,再见,可爱的先生。”
“再见。”Eduardo笑着说,再次跟她道谢,“谢谢你。”
“不客气!”

Mark主持的会议向来简洁。
他最不耐烦的就是罗嗦和没有重点,因此要在Mark手下干活,第一件事学的就是发言简洁。
今天这会议他主持得尤其迅速,推着门罗帕克那边几个高管上跑步机一样的在那轮番报告,气都没时间喘。
等会议结束时也竟然才7点13分,比Mark预估的时间还要早15分钟。
他收拾了一下手上的报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