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2

善良的人。
  所以现代很多企业对于过剩产能的处理方式就是销毁。
  哪怕把它们全部进行销毁,也不会允许它们流入市场,搅乱整个市场的行情价格。
  倾倒牛奶、焚烧纺织品、番茄大战……很多行为其实都是为了防止通货膨胀。
  2001年年初的时候,灯塔国就通过掩埋、焚烧销毁了一批去年过剩的大豆,为了节省仓储成本,也是为了给第一季收获的大豆腾出仓库和市场的空间。
  然而谁知道今年灯塔国的大豆又是大丰收,再一次超过了灯塔国国内的市场需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现在这些仓储的大豆,明年年初又要进行销毁。
  而现在华夏考察团突然的出现,无疑成为了三大粮商的希望。
  这些大豆无论以什么样的价格进行售卖,对于他们而言都是纯利润,毕竟所有的种植成本已经沉没。
  这一发现让华夏代表团们十分兴奋,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发现了灯塔国的困境,不用担心灯塔国有诈。现在需要商量的则是购买多少大豆,以及是否还要继续和灯塔国三大粮商进行谈价。
  虽然这个价格已经利润颇丰,但能有更多的利润,谁不愿意呢?
  宾馆,宋桥教授的房间中。
  “我以为你们几个早就会坐不住了。”
  宋桥教授喝了一口水,没有任何特殊之处的纯净水。
  “现在考察团已经有了大致的结论,可能这两天就要和灯塔国的商人们进行正式的商谈了。我一直在等他们的结论。”
  作为食安公司的决策者,赵安说道。接下来食安如何进行选择与决策,都以赵安的想法为准。
  “说说你的想法吧。”
  对于考察团代表们所讨论出来的结果,宋桥教授根本没有过问。
  只要熟悉人性,熟悉经济市场的规则,很简单就能得出结论,无非就是:讲价然后购买。现在宋桥教授只是想听听赵安的想法。
  “我相信今年灯塔国的大豆产能的确过剩了,但三大粮商选择如此低廉的价格并不是单纯为了清除库存,应该是一石二鸟之计。
  415灯塔币的价格对于华夏国内的大豆种植者而言会有冲击,但应该还有利润可赚。
  但400这个价格,完全可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除了一些食用大豆外,绝大部分的豆农都会选择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
  到时候整个华夏市场便是灯塔国粮商的一言堂,他们想涨价就涨价,想控制出口量就控制出口量,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低廉大豆的实质是倾销手段,通过倾销来摧毁一个国家相对弱小的市场,然后再入侵这个市场获得垄断的地位!
  这既是赵安的结论,也是赵安正在努力避免的结局。
  “那你准备怎么做呢?要动用期货手段了吗?”
  关于是否把具体的情况告诉其他考察团这个问题,在来灯塔国之前,赵安和宋桥教授已经讨论过了,很明显结论是否定的。
  首先,在如此低廉的价格面前,几乎没有任何一名商人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就算这些大企业有国/家背景,拒绝采购,但是华夏的那些小商人,也不可能会坚持。
  只要从灯塔国购买大豆回国,就必然赚钱的情况下,无数的金钱主义者、投机主义者都会选择购买灯塔国大豆。
  唯一的解决办法便是设置高昂的关税继续保护国内的豆农,然而有着世贸组织的制约,这是最开始就已经排除的答案。
  与其让无数中小企业来采购大豆,还不如让国内的龙头企业来做这件事,起码便于统计、管理,同时安全问题也有一定的保障。
  其次,灯塔国对于华夏的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势在必得,就算这一次倾销被华夏拒绝了那灯塔国也还有更多的手段来攻击华夏市场。
  与其化明枪为暗箭,不如就先接下“倾泻”,然后再想办法处理这件事情。
  显然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谁知道这件事是否会泄露,以及是否会出现无耻的投机者,想从中谋取利润呢?
  每一次国家级别的金融战争中,谋取私利的投机者从来不在少数。
  所以赵安最终决定这件事不告诉其他的企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赵安和宋桥教授决定不告诉国家的一点,那便是——这件事其实是国家默许的。
  一开始赵安只是单纯的认为,国家默许国内大豆市场受到冲击是为了顺利加入世贸组织,让国家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也就是所谓的舍小取大。
  但是在宋桥教授的指点下,赵安又收集了一些华夏国内的数据,发现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之前已经提及了华夏的大豆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大豆市场急需更廉价的豆源。
  然而在了解国内的种植情况、消费情况后,赵安发现华夏大米、小麦的需求量其实也在快速上升。
  只不过因为大豆的价格上涨幅度更快,但凡适合种植大豆土地的所有者们,都更愿意种植大豆。
  说到底:华夏的可用耕地面积太少了,现在已经无法同时满足大豆、小麦、大米的种植需求,必须要做出取舍。
  在无法保证所有的作物都自给自足的情况下,华夏政/府的决定是抛出相对不重要的领域,然后全力保证基本作物的自足情况。
  很明显最后国家的选择是小麦与大米,因为这两样才是华夏最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