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9

头一看,愣住了,“呃……道长你换新衣服啦。”
  烛火映照下,那些隐秘的竹叶暗纹折射出低调的金光,给他浑然天成的仙风道骨更添了几分霞姿月韵。
  广袖随风一扬,便是霁月清风,卓然飘逸,仿佛登时就要羽化而登仙。
  唐远道一时眼花,不禁产生一种就连自己师傅那张俊美清雅的面庞,都好像蒙着一层仙气的错觉。
  自觉已经混入众人行列的耶律儒玉笑眯眯:“啊呀,道长这身新衫不错。”
  一旁的宫九展开手中折扇,半是嫌恶半是得意地睨了耶律儒玉一眼,在众人有些莫名其妙的纳闷目光中,心中颇为自得地扇了扇。
  他若是不说,这满室中人有谁会知,墨道长身上的新衣从头到脚其实都是他宫九置备的?
  像是在自己的所有物上悄悄打上了隐秘不为人所知的记号,占有欲被满足的愉悦感悄然攀上宫九的心尖。
  墨麒:“…………”他不得不重复一遍自己的问题,好把众人突然莫名其妙走偏的注意力拉回来,“梅师爷离开时,可带人了?”
  展昭摇摇头:“没有的。”
  “没有带人?”原本略微靠在椅背上的包拯坐直了身体,表情严肃起来,“若是找到线索,怎可不带人一起!若是出事——”
  墨麒突然听到了一声细微的响动,自府衙高墙之后而来。
  他立即转身望向厅外,向后一伸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包拯的声音戛然而止,他会意地闭上了嘴,警惕而防备地绷紧了身体。
  有人闯入府衙了。
  耶律儒玉拿起衙役才倒上的新茶喝了一口,漫不经心地向厅外一睨,又收回眼神,坐在在椅子上稳如泰山。
  下一秒,府衙的高墙上突然出现一团白色的人影。
  几位修习武功,耳聪目明的人,不仅能瞧见那团白色人影修长匀称的身形轮廓,还能清晰地看见那人俊美矜贵的面孔上布满的青黑色血丝。那些血丝如枯老的树根一般,枝枝杈杈地攀满了白衣人整张面庞,斜飞的剑眉下,是一双全部漆黑,像对黑窟窿一样的眼睛。
  但即便如此,他仍旧是俊美的。
  他手中抱着的似乎是一个人,看到烛火通明的厅内齐齐像土拨鼠一样望过来的众人,那张原本毫无表情的脸上显露出一丝不耐,随手便将怀里的那人扔了出去。
  墨麒来不及思考,第一时间本能地纵身而出,接住了被扔下的人,方才抬头看向高墙。
  那双黑洞洞的眼睛实在是太熟悉了。
  “难道又是那个影子人组织的……”宫九紧紧蹙眉,敲了敲手中的折扇。
  他们的反应倒还算平和。
  ——却有人的心情不能平静。
  “——玉堂!!”展昭倏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双腿已经本能地冲着那个熟悉的身影冲了过去。
  白衣人已经消失在高墙后了。
  包拯甚至没来得及喊住展昭,展昭就已经一阵风似的,随着那道消失的白影跑的无影无踪。
  公孙策震惊喃喃:“刚刚展昭喊得什么?玉堂?难道是白玉堂?可白玉堂不是已经……”
  ——已经死在冲霄楼里了吗?


第38章 送子观音案11
  “怎么会?!难道当年冲霄楼里的那具尸体, 不是白少侠的?”包拯本能的陷入沉思。
  包拯与公孙策两人, 年过三十, 因长年劳形案牍之故,皆未成家。因此在性格开朗讨喜、又极为聪颖的小展昭来到开封之后,两位长辈便将一腔慈父之情统统投注到了展昭身上, 将小展昭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包容,说他们是看着展昭长大的也不为过。
  白玉堂作为展昭最投机的挚友,与开封府的关系更是亲近, 包拯与公孙策几乎是将白玉堂看做自己桀骜叛逆的二子, 当年痛失白玉堂后,开封府亦是为白玉堂整整挂了两年白纱。
  而现在, 在他们终于稍微平复了心口伤痛的如今,竟在河西奇案中意外发现白玉堂并没有死?!
  包拯与公孙策一时震惊狂喜, 一时悲伤不解,数年来积压在心底、不敢揭开封盖的感情顿时涌上心头, 叫两个大宋有名的睿智之人都齐齐怔在原地。
  不过现在,并不是放纵感情占据大脑的时候。
  墨麒声贯内力,打断了公孙策和包拯的惊愕:“公孙先生!”
  他怀中的梅师爷双目紧闭, 面色惨白。梅师爷的喉咙被一刀利索地割开,腹部高高隆起, 鲜血早已湿透了衣衫, 将墨麒新换的竹青道袍也染上了血。
  墨麒匆忙将梅师爷的身体放平, 把手垫在梅师爷后脑之下, 伸指探了梅师爷的鼻息, 几不可闻。
  “梅师爷!”公孙策缓过神来,立即倒抽了口凉气,拔腿跑出大厅,“我的银针呢!”
  包拯也匆匆一路跑了出来,在梅师爷身边停下,面色难看:“可还能救回来?”
  包拯问是这么问,但其实心里已经没抱什么期望了。
  公孙策还要银针,无非是因为梅师爷还有鼻息,医者仁心,他还想再尽量而为一下。但谁都知道,已经伤成这样,梅师爷不可能还有活路。
  公孙策没有说话。
  但墨麒却开口了:“能。但要快。”
  包拯本因公孙策的沉默而一沉的心,顿时猛地一跳:“请道长出手相救!”
  墨麒没再耽搁,当即一手从腰间取下了指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