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16

得到了答案,蓼蓝在这个时代不过是随处可见的一株野草罢了。
  也就是说,狡猾的秦国人是使用了某一种方法炮制了这种草,才得出了一种叫做靛青的东西。
  几乎就在那一瞬间,蓼蓝草这种本来随处可见的杂草转瞬间仿佛成为了什么宝贝一样被大批量收购,而秦国此后表现出的紧张防备姿态更是让人确定这就是秘诀。
  当下,不少商户派人潜入多方试探,终于在付出巨大代价后得到了关键词——石灰。
  来年春,靛蓝的制作方法终于被破解。虽然还不知道秦国是怎么染出那般别致的花纹,但是起码可以染制蓝布。
  为了抢占第一方市场,诸多商户以及其高昂的价格收购靛蓝,并且承诺自己会长时间收购。
  终于,有农人禁不住利益的诱惑,在当年春耕之时种植了蓼蓝草。
  作者有话要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Y,荀子。
  没错,就是他说哒!!这就是历史的巧合鸭!
  PS:楚王的那个儿子,据说,据说是春申君的。
  嗯……同一时期居然有两个(疑似)戴绿毛的,战国真的很微妙鸭。


第205章 战国风云(57)
  在后世, 蓝染在所有草木染当中属于最容易的,而且因为可以制作蓝靛的草木价格最为廉价, 这种颜色稳定性还强, 耐脏,所以蓝衫便是寻常百姓衣着最普遍的颜色。
  制作蓝靛的方法泄露后,很快就有村民发现除了蓼蓝之外, 还有各种形态类似的蓝草。
  加上蓝染的工艺足够简单,这使得蓝布就像雨后的春笋一样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立刻覆盖了各大大街小巷。
  一种工艺被破解,必然导致其价格暴跌,不过因为市场缺口太大,加上东周末年国与国的信息交换较慢, 短时间内这种情况还不会表现出来,更不会影响到秦国。
  因为如今印花布的工艺尚未被破解, 虽然染蓝都能染, 但能做出秦国这样清晰的花纹却是做不到的。
  是以,秦国的印花布依然高居销售榜榜首,无人能够撼动。
  “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吕安对此毫不在意,“先不说我们还有更好的, 而且本也没打算用它来赚钱。”
  推广蓝布一方面是给蜀郡一些甜头,也是给当地一些事情做, 免得人吃饱了太闲了就想着闹事, 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推广蓼蓝等蓝草的种植。
  这就是经济作物和粮食之间的战争,是在商道嫌弃的一场战争。类似的谋略百余年前,曾经也有一个人用过, 那个人名叫管子。只不过比起管子而言,秦国做得更为隐蔽。
  就算有人看出也无妨,就和捧杀信陵君一样,这些都是阳谋,而阳谋,便几乎是无解之谋。
  唯有大魄力、大智慧者可破。
  而很可惜,六国现在拥有这样的智慧之人已经很稀有,而能看穿且还有能力去改变阻止的更是少得可怜。
  说好是坑人的就是坑人,怎么可能因为很赚钱而自毁城墙,老秦人就是这么的有原则!……最多就是趁着生意好做多些卖了,捞一笔再跑,毕竟秦国缺铜。
  赵政可没有他那么想得开,十来岁的孩子正是最要强的时候,一想到有人正千方百计觊觎属于秦国的东西他就不开心,更不开心的还是家里头大人对此都持有的放任自由的态度。
  大家怎么都那么不放在心上?赵小政想想就很气。
  然而小男子汉的敏感心情完全没有被人注意到,就连最亲爱的阿兄也正忙着在沙盘上划拉,连看他一眼的空隙都没有。
  赵政正低头看着吕安手上的动作,忍了忍,最后还是没忍住,哼哼唧唧道:“阿兄,你现在在做什么?”
  要解释的话太麻烦了,吕安选择直接带弟弟过去看。
  都水监的院子里头被挖了几个坑,用的是凿地机,坑又深又直,往下头一看就觉得下面黑黝黝的,乍一眼还怪吓人的。
  赵政胆子大,蹲在被竹竿拦住的坑边往下头仔细看,然后讶然地“咦”了一声,他在这个洞口边上发现了两根杆子一样的东西。
  这是什么?
  见赵政好奇,吕安盯着都水监众多官员难以言喻的眼神拍了拍小洞边上的轱辘示意小少年亲自来体会一下。赵政也不推脱,他一撩袖子就在众人瞩目下亲手转动轱辘,随着拉扯声,一辆口朝上,侧面装着轮子的小车便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东西一上来,赵政就明白阿兄在做什么了,他愕然道:“这,这能在壁上走?”
  “小模型可以。”吕安蹲到他边上看着被拖上来的小车,表情有些嫌弃。他原来是想要做一个可以在垂直方向进行物资或者人员搬运的装置,以方便解决存在一定深度的运输难题,小模型也没问题,但放大的时候却发现载体很难做。
  “是拉绳承不住?”赵政觉得这个装置特别有意思,一听不能做出来还有点小失望。
  哪料吕安却摇摇头,事实恰恰相反。提绳已经换成了如今最结实的材质,绳子拉得住,只是当重量加上去后,不是提勾断裂,就是底盘脱落。
  下头榫卯结构受不住重力,就算打上了钉子也吃不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