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大臣们不想触霉头,便都陷入了沉默。
  接着他又道:“陛下,西夏为河西割据势力,先是投靠契丹,如今又求和我朝,名为称臣附庸,实则不过是求喘息之机罢了,而西夏翁主来朝目的很明显,若有差池使得西夏得到借口反宋,如今契丹铁骑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再起战争,臣斗胆以为,驸马之举不过是有先见之明,所谓先礼后兵。”
  王德用谈及到西夏的问题时无人敢反驳于这个十七岁随父出征,率万人战铁门关的年轻小将军。
  “都虞侯可解释得了,禁军发现西夏翁主之时她身上所盖的袍子乃男子的皮袍,其样式便是驸马生前所穿。”
  “这...”
  “事情真假,不若唤西夏翁主前来亲自回答。”这是现下最能确定真相的办法。
  王德用本意也不想与丁氏结下梁子,面对着咄咄逼人的追问他没有亲眼所见事情的经过,只得沉下脸退了回去。
  流言,于当世而言,是能害死人的利剑。
  “陛下,驸马为您的臣子,其为人如何,陛下知,同为臣僚的百官亦知,怎可凭借这些子虚乌有的传言就乱定罪责。”
  “这是...”赵恒看着高座下远处极为眼熟的人。
  周怀政靠前,小声道:“圣上,这是去年的状元李迪,因外派一直在地方任职,如今才回朝没多久。”
  内外朝的臣子太多,皇帝熟悉与记得的也只有一些掌权的高官。
  “李迪...”
  “陛下,前殿前都指挥使,蔡州刺史丁绍文为其护送也是证人之一不如召见刺史。”
  “陛下,犬子就在殿外!”
  “嘶...”赵恒半抬着手,旋即放下,问道:“他不是卧病不能起吗?”
  眯眼看着台下一干人,冷哼一声道:“宣他进来!”


第106章 流言可忌人生死。
  传召内侍听到皇帝的命令, 朝殿外高声喊道:“宣, 蔡州刺史进殿。”
  丁绍文由几个布衣搀扶着入殿,原本干净的脸上多了几道伤疤,略显沧桑与凄凉。
  他被罢官,只得了一个闲职,赵允怀突然病故,皇帝召见朝中高官商量对策, 丁谓作为执相,自然会提前收到消息, 若说丁绍文借此机会面圣,想在一干朝臣面前现身换取同情, 那么可以说此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人沉默, 也有人小声唏嘘,“怎伤得这么重, 这怕是得卧床半年才能好全吧?”
  “我说,谏台那边就是太死板了, 揪着一点小错误不放。”
  “小错误?”
  “主将决策失误导致数人身亡, 是小错误吗?你们的命是命,那些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长翅微微晃动,理亏在前,嘴角勾勒起不满的人只得闭了嘴。
  “陛下, 臣...”
  “行了行了,礼就免了吧!”丁绍文父子是他近年来大力扶持与培养的人才,本是不愿意罚他, 奈何谏台那边一直紧咬着,如今看着丁绍文拖着病体憔悴的样子,不免心中生出了些许愧疚,“朕本想亲自去看看的卿家的,奈何政务繁忙脱不开身。”
  “罪臣,叩谢陛下挂念。”
  “关于惠宁公主驸马一事,想必卿家也知道了,那日你在场,可知发生了何事?”
  谈及事发当夜,丁绍文大变的脸色清晰可见,黯然伤神的眸子里有懊悔,“是臣有罪,以至无辜将士惨死,让张都虞殒命!”
  “这些事情都已经有折子呈上了,案子也已经立卷,也不能全归责于你,现在你只需告知驸马之事究竟是否如东京传言般,若是,则细细道来,若不是,”皇帝一向仁慈的眸子变得凌厉,“那些妄传流言胆敢祸乱朝纲,辱我皇室颜面者,朕当一个个揪出,严加惩处,绝不姑息!”
  “陛下,当夜雪崩突然,舟船避让不及,水贼便趁虚而入,船裂以至军心溃乱不能敌,水贼之恶,见活人就杀,安抚司事...”丁绍文微微抬起失神的眸子,颤道:“为救西夏那位小翁主被水贼逼入黄河中,都虞侯也丧生于此。”
  “那东京的传闻,究竟有没有?”皇帝阴沉着脸小声问道。
  他现在心里有一万个懊悔,不该召朝臣当众问的。
  “流言是从军中起的,虽是将士们亲眼所见,但不乏这其中有其他隐情,我们都不是驸马,不能知其所思。”丁绍文说的几乎与王德用一样,既不否定,也不过激的全权咬定。
  但就是这模棱两可的态度,最让人疑心。
  “但是驸马...在此之前私藏伶人,称是西夏的翁主喜看戏,回朝的副使张都知可以作证。”
  丁绍文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尽管他说的委婉,但还是引起了朝臣们的议论。
  皇帝拉黑着一张老脸,只想快些离开,“此事还需调查清楚,那么驸马的后事与追封等调查清楚了之后再说吧,诸卿可有其他要奏?”
  见皇帝似乎没有让丁绍文先行退下,丁谓上前道:“陛下,政事堂有事要奏。”台下站着的宦官微躬身上前将奏折递给赵恒,丁谓接着道:“今年未设科举,年后吏部的名册中有一批老臣告老还乡,所空缺的职、差较多,其中枢密院所缺甚多,枢密都承旨一职介于君臣之间,尤为重要。”
  “审官院,可有合适的人选?”
  院事横跨一步,“陛下,按大宋制,原枢密承旨可迁升,但事出突然…”院事跪下,“审官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