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调查结果儿臣都写在这份奏折里了,还请父皇看一看。”
  皇帝没有动作,站在原地打量柳宁欢许久。
  这种时候,天子独有的威严铺陈开来,柳宁欢才终于体会到,自己的便宜老爹真的是皇帝。
  柳宁欢跪在地上动也不动,就那样一直举着奏折。
  过了好一会儿,皇帝才说:“呈上来。”
  太监从柳宁欢手里接过折子,皇帝当即翻开看。
  半晌,皇帝语气森然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可知道这折子里参了多少要臣!你怎能如此信口开河!”
  柳宁欢不卑不亢,说:“我有证据。”
  .
  当日,数十名官员下狱,举朝震惊。


第73章 沉船
  任谁也没有想到, 事情会来得如此之快。
  事情发生的时候, 大部分官员对此一无所知。
  据说有两个官员是在同一个青楼的同一个房间里抓出来的, 被抓的时候他们还很嚣张,质问万书豪:“凭什么抓我?我们干了什么事?”
  万书豪把罪名说了一遍,他们脸上表情突变, 大声道:“我要见九皇子!”
  万书豪把所有官员抓完,对皇帝汇报的时候, 特意提到了这个细节。
  皇帝不怒自威,问:“你这是什么意思?是在暗示朕什么事情吗?”
  万书豪不卑不亢地行礼,道:“不敢。”
  皇帝便又看了柳宁欢一眼,说:“宁儿,这你可满意了?”
  柳宁欢说:“谈不上满意不满意, 毕竟不是儿臣逼他们做出这些事情的。”
  皇帝神情复杂,严肃的表情里似乎还暗藏了一丝担忧。
  皇帝张了张嘴,正要说什么的时候,太监来报:“九皇子求见——”
  万书豪说:“那臣告退。”
  柳宁欢说:“儿臣也该离开了。”
  皇帝却说:“万书豪走吧,宁儿……宁儿暂且别走, 在屏风后坐着吧。”
  皇帝屏退了宫女太监,只留柳宁欢在屏风后偷听。
  赵湛很快进来, 一进来便是一声咳嗽, 随后才说:“父皇, 我进来的时候,看到刑部万尚书了。”
  皇帝说:“这么说今天的事情你知道了。”
  赵湛说:“这么大的动静,儿臣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是我不明白, 为什么突然……”
  皇帝说:“因为你妹妹给我看了一些东西。”
  赵湛顿了一下,说:“这样……呵。”
  皇帝说:“朕同等对待你们俩,你给朕看了一些东西,朕觉得有理,便任由你抓人。宁儿向朕证明了另外一些东西,可牵涉官员太多,朕只好交给刑部处理。”
  赵湛说:“妹妹这是对我抓了石憧感到不满意?”
  皇帝沉默片刻,说:“万书豪告诉朕,他抓的两个人高喊要见你,你可知道为什么?”
  赵湛说:“这得问他们了。”
  柳宁欢听到这句话,就知道赵湛要起弃卒保帅了。
  皇帝当然也听出来了,可面前是他最能干的儿子,柳宁欢翻出的事情越大、牵涉的人员越多,越是说明赵湛的势力之大。
  当一个皇子做到这个地步,他还有什么选择吗?
  赵湛说:“只是我没有想到,妹妹竟然这么能干。”
  想到柳宁欢跪在地上时坚定的表情,皇帝突然产生了一种难以排解的惆怅。
  他安排了人手在公主府,自然知道自己女儿表面上的骄奢淫逸全是装的,自己女儿从未放弃过争夺皇位。
  皇帝给平真公主起名“宁欢”,自然希望她如同名字一样,过得简单快乐。可生在皇家,这注定只是奢望。从柳宁欢跪在地上,举起那本厚厚的奏折起,他两个子女之间的战争,就真正打响了。
  赵湛嘴上说着“没有想到”,表情却一点儿也不惊讶。柳宁欢来了这么一手,出乎赵湛意料之外。赵湛一方面感到恼怒,另一方面却也感到有趣。
  皇帝仔细观察赵湛的表情,说:“你们是兄妹。”
  赵湛笑了一下,无懈可击地说:“多亏父皇提醒,我终于记起来了。”
  皇帝同赵湛聊了几句话,觉得精疲力竭。
  待赵湛走后,皇帝坐在座位上,说:“出来吧。”
  柳宁欢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皇帝说:“刚才的对话你都听到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柳宁欢说:“儿臣希望赵国长治久安,这种徇私舞弊、结党营私的事情,不可再有。”
  这就是说,要跟赵湛刚到底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说:“一百年前,天下分而治之,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承蒙祖先关照,赵家四兄弟各有所长,团结一致,其利断金,终于一统天下,立国号于赵。这本是个兄弟同心的完美故事,可后来兄弟之间离心背德,纷争不断,你可知是为什么?”
  柳宁欢说:“为了利益。”
  决定宫斗之后,柳宁欢补习了很多历史典故,才知道赵家原来有手足相残的传统。
  自开国以来,每一任皇帝继位之时,都要把自己的兄弟姐妹杀个干干净净,好像不做个鳏寡孤独就不高兴似的。
  知道这段历史之前,柳宁欢还觉得赵湛杀光同胞手足实在是太残忍了。知道这段历史之后,柳宁欢改观了:原来暴戾这种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如果她自己夺位成功,也一定会杀死赵湛,以防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不过她没有赵湛残忍,
o
地址发布邮箱:[email protected]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
【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
【一路陪伴…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