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程姜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
他会的只有死记硬背和反反复复的模拟练习,其中一半时间放在白天工作休息的间隙,另一半放在莘西娅晚上入睡之后。他工作日每天工作八小时,学习六小时,中间重合两小时,路上一小时,再加上“生活时间”的四小时与睡眠的七小时,正好凑齐一整天,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像是骑着车去赶公交,有时候还赶不上。
赶不上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可机动调配阶段”失常。
程姜急于摆脱程月故和冷湾打在他身上的标签,因此并不在乎怎么折腾自己。其他部分不能糊弄,而需要多余时间的时候就从唯一能勉强允许缩水的睡眠时间里调。他自己行事严谨,起初很少挪用睡眠时间,但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这一部分出了大问题:
他开始失眠。
*
起初程姜失眠是源于他对于现今工作的顾虑。
他不喜欢它,因此更要准备考试,同时往往不自觉地反复质疑自己是否会永远如此下去。他没有学历,也不会任何立得住脚的技术,因此沿着这个可能想下去,越想越心神不宁。
我会永远做这种岌岌可危,毫无前途,而且工资低微的工作吗?像在冷湾一样?
冷湾,冷湾。
他拼命回想的时候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想不起来,而在他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最不该来的一股脑儿全回来了。英文,他在这个陌生城市里唯一的护盾和工具,在他的出生地一文不值。冷湾的作家和舞台剧演员一样只能沦为“业余消遣”,而他不能去当老师:他在人多的地方说不出话。女房东冷冰冰的微笑,黄色的捐助衣……
程姜打了个寒颤。不会的。程月故不是也没有学历吗?他总归不会沦落到去吸她的血的。
但学历分明不是最大的问题。
而且他现在正在吸沈霁青的血。
如今沈霁青和他们父女二人看似亲密,但那改变不了最根本的东西。他知道他不能永远这样,不然即使沈霁青不在乎,他也看不起他自己。
窗帘拉开了一半,月色下露出一个冒着细小的尖尖叶子的陶土花盆的剪影。他看着那个影子,一会儿觉得影子变成了两个重影,一会儿又觉得它消失了;他自己也一时觉得困倦,一时又无比清醒。
程姜想: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应该待在冷湾的那群人,我还年轻,等我考出了翻译证……
但是如果他考不过翻译证怎么办?
他不安地把脸埋在枕头里,在半睡半醒之间不断辗转,每一条思绪都被放到无限大。他可以更加严酷地要求自己,他可以把备考前每天的学习时间翻倍。他肯定能考过的。
他现在为什么要躺在这儿胡思乱想地浪费时间?
程姜感觉自己是一场拔河比赛里的道具绳,前后一边是“疲惫”,一边是“恐惧”。他只是个道具而已,没有自己的偏颇喜好,也无法左右战局。他只知道比赛得马上结束,在天亮之前。可是天快亮了。周围没人有渡过类似的难熬夜晚的经验,没人能帮助他,因为他只认识一个失眠过的人。
她也无法帮助他:她先他一步死了。
*
“爸爸?”他感觉莘西娅在拉他的裤脚。
程姜低下头去,看见她两只手扒着桌子站在那里看着他,两条辫子在脑后支棱着,像只没长大的小喷火龙。
“你想要什么,蓝眼睛?”
“讲个故事。”她说。
但程姜讲不出什么故事。他试着从头脑中搜刮出一点什么东西来,但他只翻来覆去地想他刚刚在做的一篇翻译练习。“气候变化已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
“这会儿不行,宝贝。你……”
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站在桌子下面的莘西娅突然不见了。程姜发现自己蹲在客厅里,用红色的马克笔在白瓷砖地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平视着坐在地上的小女孩说: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她顺从地扭过头去。
“对,就是这个圈。我需要去外面工作,这期间你可以尽可能待在这个圈里吗?”
她无神的大眼睛眨了眨,一言不发,但他知道她听懂了。可是她什么时候已经这么大了?
她管他叫什么?她什么时候用“爸爸”这个词叫过他?
“真乖。”程姜说。他出门的时候她微微转过头来盯着他,眼睛里蓝幽幽的颜色突然间被放到最大。他觉得自己被拉进一片雾茫茫的天空中,一瞬间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他听见重物摩擦过水泥地的声音,撞击声,女人的尖叫声,随后是后知后觉的钝痛。他听见一个扭曲的,漂浮着的声音在连绵的回声中不断重复: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还好吗,先生?”最后终于有一个像是真人的声音问,大概是刚刚尖叫的那个女人。
程姜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已经碎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胸口抵在偏向一边的自行车笼头上,一条腿蜷曲起来压在安全栏杆之间,在阵痛散去之前他一动也不能动。等视野渐渐清晰些后,他首先看见儿童座已经碎开了,安全带散着。他无意识地挣扎了一下,自行车终于失去了控制歪向一边,他感觉远处的树飞快向下歪斜,有什么东西打在他的侧脸上。他动了动手指,发现有一些看不清脸的人在从上往
他会的只有死记硬背和反反复复的模拟练习,其中一半时间放在白天工作休息的间隙,另一半放在莘西娅晚上入睡之后。他工作日每天工作八小时,学习六小时,中间重合两小时,路上一小时,再加上“生活时间”的四小时与睡眠的七小时,正好凑齐一整天,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像是骑着车去赶公交,有时候还赶不上。
赶不上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可机动调配阶段”失常。
程姜急于摆脱程月故和冷湾打在他身上的标签,因此并不在乎怎么折腾自己。其他部分不能糊弄,而需要多余时间的时候就从唯一能勉强允许缩水的睡眠时间里调。他自己行事严谨,起初很少挪用睡眠时间,但考前一个月的时候,这一部分出了大问题:
他开始失眠。
*
起初程姜失眠是源于他对于现今工作的顾虑。
他不喜欢它,因此更要准备考试,同时往往不自觉地反复质疑自己是否会永远如此下去。他没有学历,也不会任何立得住脚的技术,因此沿着这个可能想下去,越想越心神不宁。
我会永远做这种岌岌可危,毫无前途,而且工资低微的工作吗?像在冷湾一样?
冷湾,冷湾。
他拼命回想的时候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想不起来,而在他最彷徨无助的时候,最不该来的一股脑儿全回来了。英文,他在这个陌生城市里唯一的护盾和工具,在他的出生地一文不值。冷湾的作家和舞台剧演员一样只能沦为“业余消遣”,而他不能去当老师:他在人多的地方说不出话。女房东冷冰冰的微笑,黄色的捐助衣……
程姜打了个寒颤。不会的。程月故不是也没有学历吗?他总归不会沦落到去吸她的血的。
但学历分明不是最大的问题。
而且他现在正在吸沈霁青的血。
如今沈霁青和他们父女二人看似亲密,但那改变不了最根本的东西。他知道他不能永远这样,不然即使沈霁青不在乎,他也看不起他自己。
窗帘拉开了一半,月色下露出一个冒着细小的尖尖叶子的陶土花盆的剪影。他看着那个影子,一会儿觉得影子变成了两个重影,一会儿又觉得它消失了;他自己也一时觉得困倦,一时又无比清醒。
程姜想:我不信。我不信我就是应该待在冷湾的那群人,我还年轻,等我考出了翻译证……
但是如果他考不过翻译证怎么办?
他不安地把脸埋在枕头里,在半睡半醒之间不断辗转,每一条思绪都被放到无限大。他可以更加严酷地要求自己,他可以把备考前每天的学习时间翻倍。他肯定能考过的。
他现在为什么要躺在这儿胡思乱想地浪费时间?
程姜感觉自己是一场拔河比赛里的道具绳,前后一边是“疲惫”,一边是“恐惧”。他只是个道具而已,没有自己的偏颇喜好,也无法左右战局。他只知道比赛得马上结束,在天亮之前。可是天快亮了。周围没人有渡过类似的难熬夜晚的经验,没人能帮助他,因为他只认识一个失眠过的人。
她也无法帮助他:她先他一步死了。
*
“爸爸?”他感觉莘西娅在拉他的裤脚。
程姜低下头去,看见她两只手扒着桌子站在那里看着他,两条辫子在脑后支棱着,像只没长大的小喷火龙。
“你想要什么,蓝眼睛?”
“讲个故事。”她说。
但程姜讲不出什么故事。他试着从头脑中搜刮出一点什么东西来,但他只翻来覆去地想他刚刚在做的一篇翻译练习。“气候变化已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问题——”
“这会儿不行,宝贝。你……”
正在他左右为难的时候,站在桌子下面的莘西娅突然不见了。程姜发现自己蹲在客厅里,用红色的马克笔在白瓷砖地板上画了一个圆圈,平视着坐在地上的小女孩说: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她顺从地扭过头去。
“对,就是这个圈。我需要去外面工作,这期间你可以尽可能待在这个圈里吗?”
她无神的大眼睛眨了眨,一言不发,但他知道她听懂了。可是她什么时候已经这么大了?
她管他叫什么?她什么时候用“爸爸”这个词叫过他?
“真乖。”程姜说。他出门的时候她微微转过头来盯着他,眼睛里蓝幽幽的颜色突然间被放到最大。他觉得自己被拉进一片雾茫茫的天空中,一瞬间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他听见重物摩擦过水泥地的声音,撞击声,女人的尖叫声,随后是后知后觉的钝痛。他听见一个扭曲的,漂浮着的声音在连绵的回声中不断重复: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看到那个圈了吗?”
“你还好吗,先生?”最后终于有一个像是真人的声音问,大概是刚刚尖叫的那个女人。
程姜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已经碎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他胸口抵在偏向一边的自行车笼头上,一条腿蜷曲起来压在安全栏杆之间,在阵痛散去之前他一动也不能动。等视野渐渐清晰些后,他首先看见儿童座已经碎开了,安全带散着。他无意识地挣扎了一下,自行车终于失去了控制歪向一边,他感觉远处的树飞快向下歪斜,有什么东西打在他的侧脸上。他动了动手指,发现有一些看不清脸的人在从上往